从一部电梯的诞生看长三角一体化的“忧与乐”

来源:m6米乐在线入口    发布时间:2024-05-12 10:02:59

  4月中旬,上百台载重5吨的货梯即将从浙江湖州南浔开发区启程,去往上海、南通等地。

  它们是湖州的怡达快速电梯公司生产的,更准确的说,是长三角“强强联合”的产物。

  作为一家有着23年历史的老牌电梯企业,怡达电梯拥有厅门全自动生产线、激光切割自动线、轿底自动焊接线等多项专利,但是,生产一部质量上乘的电梯从来不是单打独斗的事情,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这批电梯的主机产自杭州的福沃德集团,门机系统来自宁波的申菱,人机界面的厂家是上海的贝斯特,控制管理系统被称为电梯的大脑,来自于江苏昆山的汇川科技......

  在电梯业耕耘了40多年,1977年就创办了吴江第一家电梯企业——台菱电梯的总经理朱志强认为,长三角的协同合作在电梯业早有体现。

  “差不多在10多年前,自主研发核心部件+外购配套零件,就慢慢的变成了电梯总机生产的普遍模式。”

  地缘上的邻近往往伴随着产业的相通,这造就了长三角别样的“电梯缘”。从产业布局上看,中国电梯整机及零部件的制造基本集中在长三角地区。

  “改革开放之初,江苏吴江民营经济兴起,电梯产业是当地经济支柱之一,截至2018年底,吴江的整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0%;浙江也是电梯生产制造大省,其中湖州南浔拥有40多家电梯制造企业,电梯整机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上海则是电梯制造与电梯配件产业最集中、最活跃的区域,年电梯产销量达到了中国电梯年产销量的65%。

  “目前电梯行业产能过剩,同质化严重,整个行业面临着重新洗牌的格局。”湖州怡达快速电梯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韩洪建和记者说,“现在,全国有690家电梯整机企业。G60科创走廊的打通,会加速洗牌过程,让头部企业快速脱颖而出,未来几年,七成以上的电梯企业将被淘汰或者被头部企业兼并。”

  在要素最为集中的长三角,虽有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可“同质化”问题如何破解,是电梯企业老总普遍要面对的现实焦虑。

  不少电梯企业正试图以“小切口”突围,怡达快速电梯公司强化在货梯生产上的优势,吴江台菱电梯挖掘中国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藏金矿,康力电梯驶入高速电梯快车道,去年9月,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定种类设备制造许可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定种类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两大许可证的颁发标志着康力电梯7.0m/s超高速电梯的研发成功,实现了我国电梯技术创新中的重大突破。

  长三角是全国制造业最发达的的地区,电梯行业的协作和困境只是长三角产业协同的缩影。

  如何让企业告别单打独斗,在大产业中找准自身“差异化发展”的定位?在G60科创走廊九城沿线,一个接一个兴起的联盟,就是答案。

  4月3日,作为制造业核心产业的新材料产业联盟大会在“中国磁都”浙江金华市召开,来自九地市的200多家新材料企业和科研院所首次碰面。

  落户于江苏溧阳的中科院物理所长三角研究中心专注于电池、电容器的研发,在全球率先实现了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的示范运行。金华的牛墨科技是国际上第三代石墨烯油性浆料的发明者,能对石墨烯浆料在20摄氏度到2000摄氏度自由调节,提供智能采暖解决方案。在产业联盟大会上,他们有了强强联合的意向,“导电剂是增强电池导电性的核心材料,我们的导电剂运用了石墨烯和纳米碳管技术,性能增加了30%左右,能让电池的导电性上一个台阶,”牛墨科技总裁杨跃仁告诉记者。

  不仅仅是上下游供应链的合作,产业联盟还消解了产学研的隔阂,打通了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浙江世明光学科技的副总经理成智杰尝到了联盟“抱团创新”的甜头,公司几年前就开始研发“无机夜光蓄光自发光材料”,但受科研实力限制始终没突破。去年,成为首批联盟成员单位后,经牵头结识了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双方签订了“无机夜光蓄光自发光产品的研发技术”合作项目,解决了一项项“卡脖子”难题,最终实现产业化。如今生产的“新型蓄光自发光墙地砖”有11项专利,填补了国内外的技术空白。苏州大学轨道交通学院副教授胡增荣认为,高校的科研成果多,但产业转化率低,通过这一个平台牵线搭桥,高校和企业有更多沟通机会,有利于打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联盟内的企业有各种各样的类型,有成熟的大企业,有成长型的企业,也有初创的小企业,这一些企业通过上下游匹配,通过项目合作,资本合资,大范围的兼并、收购或者重组等一系列的运作,发挥大家协同的优势效应,希望借助科创板的契机,优质的项目和企业能加速走向资产的证券化和资本化,” G60科创走廊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东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任海亮这样说。

  记者从G60科创走廊联席办获悉,继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之后,去年12月,机器人产业联盟在安徽芜湖揭牌,接下来,G60科创走廊还将分别在苏州、宣城和合肥成立智能驾驶和网联汽车产业联盟、新能源产业联盟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未来,G60科创走廊九城市还将推动其他产业联盟成立。

  “G60科创走廊产业联盟和各城市的主导支柱产业或重点培育产业高度契合,组建产业联盟的目的是促进本城市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中该产业资源跨区域流动,从而推进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布局。”G60科创走廊联席办产业组组长王浩峰说。

  在采访的过程中,产业联盟的构想也引起了多家企业负责人的关注,吴江台菱电梯的总经理朱志强说,“电梯业的未来,不是做大做强,而是做专做强,G60科创走廊的打通,会加速行业洗牌,让真正有实力、有特色的头部企业脱颖而出。”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实验区管委会副主任朱国强对影视产业联盟很期待,他说,“中国的影视产业一定是大家建立在差异化的基础上联合做”。朱国强希望这样的联合不局限于影视产业,他认为,G60科创走廊的打通,城市与城市间的合作、产业和产业之间的合作,都有很大空间,“影视和金融业、旅游业和文创产业等都能够直接进行融合发展,大家各美其美,然后美美与共”。

  实现资源要素自由流动,首先,就要打破行政藩篱,让跨省政务服务“通”起来。

  去年底,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同步开通“一网通办”,全国首批异地办理的营业执照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发出,为长三角政务服务一体化迈出探索性的第一步。

  在吴江政务服务中心的G60科创走廊“一网通办”综合服务窗口,计划在上海开办分公司的丁晨和记者说,“去上海在大多数情况下要在那边待个一两天,现在只要在这个窗口跑个一两趟就能办理下来上海的营业执照,”他说,“一网通办”窗口的开通,为他省去了两地间的往返奔波。

  窗口工作人员李望舒正在处理一家嘉兴南湖企业的电话咨询,她向记者解释,“因经营需要,企业在吴江的分公司想要办理一项营业范围变更,如果在以前的话,必须跑到吴江来办理,现在只需要在当地的‘一网通办’窗口办理即可,非常大地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成本。”

  作为苏州唯一的先行试点地区,目前,吴江与G60科创走廊上的其他八个城市完成了“一网通办”线上统一入口设置,在窗口可以办理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发证等30项政务服务事项。除了打破区域间的行政壁垒,吴江还率先启动实施异地审批通办标准化。未来,“一网通办”范围将由证照办理逐步推广到其他服务领域,从沿线九城市逐步推广到长三角全域。

  除了打造“一网通办”的窗口,G60联席办还推动九城科技资源共享,截至目前,已形成涵盖183家平台机构、1796件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在内的第一批开放共享科学仪器名录。同时,G60联席办将力推创新券在九城市的通行使用,为联盟成员公司可以提供优质科研资源。

上一篇: 【48812】动真格!又一家公司被吊销电梯制作答应
下一篇: 【48812】电梯制作(含设备修补改造)资质专项条件

推荐阅读